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 正文

美国的多元与民主——雪城大学暑期交流项目体会系列之四

【 发布日期:2018-09-25 】

 

一、活动简介

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暑期研修项目系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化的品牌项目之一。本研修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美国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改革趋势。研修班介绍了美国政府运作及公共决策制定所面临的政治/法律/监管/制度框架,并讨论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私人在内的行动者在型塑公共政策结果方面发挥的角色。本研修班还审视了近期美国公共部门改革的趋势、面临的挑战和制度回应,并对有关透明度、问责、回应性、效率和效能等治理问题进行深度讨论。

在游学期间,我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机会,积极提问,深入思考,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在出访期间我严格遵守时间规定和团队纪律,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发挥了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实际锻炼中收获了知识和乐趣。

二、学习内容介绍

本次游学时间主要为2018722-728日,地点在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思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在周一至周五的安排中,每天有2-3个讲座,包括教授授课和官员讲解,同时,每天有1-2个实地考察的出访安排,包括情况介绍和访问参观。

其中,教授所授课程十分多样,马克斯维尔学院政治学系荣休教授安德森博士的《公开而高效的地方政府》、马克斯维尔学院高级公共管理教育主任Steven教授的《探究非政府组织的角色》、纽约州立大学斯马通教授的《奥侬达嘎湖清理案例分析》、马克斯维尔学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洛波教授的《美国的贫困与社会福利政策》、以及马克斯维尔学院冲突与合作项目主任杰勒德教授的《人际关系冲突管理》工作坊,无一不是精彩绝伦、发人深思。与之紧密配合的是每天的实地考察,从镇政府到郡理事会再到纽约州议会,从艺术公园到大和平法中心,再到私立企业和游说公司......人文学院公众号记录下了我们每天学习的详细内容,也记录下了我们忙碌又充实的脚步。

三、成果和收获

经过了高强度的学习和实地考察的体验,我们如童老师所说,逐渐蜕变为一位位“美国专家”。因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在此罗列具体知识点过于繁琐,因此提出最让我深入思考的三点收获,仅代表一己之见以供讨论:

1)“民主”并非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而是可被多元实践的理想世界观。民主究竟是什么?没人能说清,人人都只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谈论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民主吗?三权分立是民主吗?言论自由是民主吗?这是民主的表现方式,并非民主的本质涵义。我常听到有人把自由平等的口号挂在嘴边,将西式民主制度奉为圭臬,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论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民主的社会基础具有多样性,民主实践就具有多样性,所反映出来的民主现象自然就不可能是单一的、有固定制式的。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君主立宪制、人大代表制、总统制代议制......都是实践民主的具体方法论中的一种,集中体现了某一群体或某一民族国家努力达成理想的智慧,并没有高下之分。历史上有太多套用他人的民主而错位的案例,例如中国在推翻晚清帝制之后的民主共和制实践,例如非洲各国取得民族解放后的政治美式民主化,这些实践只顾着一个貌似先进的“民主”外壳,却忽略了时代的条件和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为人民所接纳,自然就会转变为谬误。在雪城大学游学的第四天,我们前往纽约州议会大厦内部参观,看见当年美国政府依靠剥削与税收建立起来的宫殿般富丽堂皇的参众两院,就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民主是我们不应该学也没有条件学的,就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经济、阶级、文化基础断然没有在中国重演的可能,就清醒地认识到支撑我们国家的根基不是资产阶级和私有制,而是工农联盟,是人民群众,我国正在走的是一条独一无二的民主之路,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发展路线和目标,而解读这样的民主实践,实在要比鼓吹其他民主实践来得有意义得多。

当前,人们谈到民主首先就想到国家层面的民主,诚然,民族国家是最重要的社会,但是,小至一个企业,一个社团,一个家庭都是可以实践民主世界观的,而且正因为可从微观层面见微知著,宏观上的民主的本质才更容易被概括。《论民主》的作者罗伯特·达尔认为,民主的本质在于参与,在于人们对关切自身的问题进行决断,而这种决断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小到家庭琐事、热点新闻,大到社区治理、政治选举,人们越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以认识问题,越有素质和能力去对关切自身的问题进行决断,这个社会也就越民主。然而,保护和效率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国的民主体制并不完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充足的渠道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即便有,当下也不具备足够参与决断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当国家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将决定权交给理性不足的群众去辩论和决断显然无异于杀死苏格拉底的“暴民政治”,而当国家的发展速度缓和下来,社会制度渐趋完善,人们提高了决断问题的能力之后,公民文化中就会出现“参与”的美德,而“民主”的表象自然就会回到人民的手中。参观完美国——这个最频繁鼓吹和被鼓吹“民主”的国家,我愈发相信民主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观,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构建精巧、先进的体制,而是指导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探讨它、实践它、升华它,以开放的眼光为增加其内涵而努力奋斗。

2)为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非政府组织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习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本次访学过程中,美国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对这一主要矛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访学第二天,我们上了一堂课专门探讨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其中Steve教授提到,美国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程度高达70%,远超总统和议会。说来巧合,下午在参观奥侬达嘎郡公共图书馆时,一块创客空间的白板上赫然写着“Dont trust the government!”(不要相信政府!),那张牙舞爪的漫画将我逗笑了,却也让我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如果有同样的民意调查,我猜想大部分人会表面打下信任政府的勾,背地里却不可避免心存各种各样的质疑,这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同时,我猜想大多数人会对毫无顾忌地对非政府组织表示怀疑,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因为我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中国一切事物都与政府相关。马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在中国做生意,“关系”最重要,尤其是政府关系。连在世界市场叱咤风云的阿里巴巴没有了政府的支持也会寸步难行,更别说其他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了。可以见得,在中国人们所表现出对政府的高度信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就像一块计分表,我国人民从一百分开始给政府打分,遇到问题则减少一些;但明显美国人民是从零分起步,政府得卖力讨好才能争取到好脸色。对权威的服从固然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此处不再赘述,我想谈论的是这种不平衡的信任感对非政府组织带来的阻碍和机会。

随着市场的自由化,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也是中国公共组织间关系的研究重点。秦辉老师在《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现代化》一文中提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存在着对抗关系,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为建立公民社会而奋斗,它实际上要从争取最起码的公民参与空间做起。而美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从成立起就强调独立,甚至急于撇清自己与政府的关系,以成为监督政府的watch dog为傲。从下表中提供的信息来看,美国非政府组织(表中NGO可代指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互不干涉、独立并存的二元模式,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NGO主导的模式。在游学中我们了解到,尽管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会向政府申请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但一般不会超过运营经费总额的15%,因此合作模式并不常见。反观中国,政府主导模式始终贯穿每一个层级,近年来则逐渐向合作模式靠拢,NGO独立主导的现象则非常稀少。

从非政府组织应当掌握的资源来说(包括公信力、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运输、获得资金的能力、信息传递和沟通、正当性维护等),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强大的政府资源占有率面前显然不占优势,等待政府主动将权力下放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我认为美国非政府组织运营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其提供服务的能力。例如在访学过程中,我们有两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美国NGO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的努力(烛台养老中心和游说公司的案例),对于国内所面临的严峻的老龄化现状,无论是个性化的社会需求,还是养老金的空缺问题,NGO都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然而国内双方的的对抗关系和合作模式暂时还不能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太多发展空间,公民的信任也需要时间来进行改善。此时非政府组织应当积极寻求一些政府难以完成的任务(例如养老领域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团养老服务、创建新型养老院、医疗养老一体化等),填补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需求缝隙,以比政府统一服务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及创新的思路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率先获取公民的信赖,以此从“替政府办事”转变为“为群众办事”,扩大公民的参与度和主动权,才能站稳脚跟,不再依附于政府,真正为解决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做出积极贡献。

3)越上行的社会,成员越以信念为行为选择的基础,反之,成员越以现实利益为行为选择的基础。这句感受来源于张国庆老师所著《公共行政学》中的某页,并非针对某一具体的国家,而是从整体上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在美国只停留了短短不到十天时间,但从我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开始,这句话便一直在我心中回响,因为美国人频繁展现出了“我是为了某种信念/信仰/价值观而做事,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观念。笔记本扉页的雅典公民宣言,艺术公园的园长、议会参观的导游、易洛魁部落联盟的律师......似乎美国人的工作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信念感。在中国,从知识分子到乡野匹夫,对理想主义多少有些忌讳,因为这太像是脚飘在云上的象牙塔学生的特征了,比起美国,我们显然考虑了更多的“现实”、“国情”和“利益”。自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天真的我,在雪城大学上课的一周之中,还是忍不住多次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例如在探讨奥侬达嘎湖治理的时候,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宁愿背负高昂的治理费用,也要让这个湖恢复到“可供娱乐”的程度。毕竟占用一个湖作为工业用地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利益应该相当可观,至少花几十年去彻底清理肯定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然而他们就是那样做了,虽然事情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但单是那种“污染了就该治理”的态度就已经足够感人了。

我曾经做过关于小流域治理的社会调查,从来没有一条河流的负责人敢说治理的标准是“居民可以放心地在里面游泳”,因为人人心里都清楚游泳需要怎样一种清洁程度,而这种清洁的代价太大,所以我们不敢奢望。为什么我们不敢奢望,哪怕这原本就是属于我们的东西?坦白来讲,是因为我们为了现实利益出卖了信念:为了不被污染工厂裁员而不支持减排、为了保研资格而对性侵者默不作声、为了出行便利对网约车平台一再纵容......坐享利益的人自然不会为信念发声,这种事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一定都在上演。但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美国社会不把心存理想主义的人当成傻子,而是完善新制度去支持他们,“是理想主义的人错了呢,还是制度错了?”,答案是后者,而大多数中国人以其精明圆滑的钻营术,如今已使理想主义抬不起头,我看不出这对社会的发展有任何积极意义。

作为上行社会的青年,我认为是时候心存信念去做事了,做好牺牲既得利益的准备,我们也有资格说出那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四、体会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完全超出预期的游学经历,无论是从课程和出访安排,还是参观的顺序选址,甚至是每日的食物都能明显看出辛苦的用心。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在简单出访另一个国度,而是浸没式、全方位地体验了美国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感受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某种程度上也刷新了我对美国,乃至对世界文化的认知。其次,这次旅行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独立思考时间,我得以专注于吸收知识、构建体系,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个大概。也许我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成熟,但我相信只要这样思考下去,我们总有一天会变成真正的“中国专家”“美国专家”,总有一天能真正接纳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满怀真诚、自信、克制、谦卑的心态,去增加人生的厚度。

参考文献:

[1].F.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

[2].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11.

[3].秦辉.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36.

[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2.

[5].KRAMER.R.Privatization in 4 European Countr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overnment-third Sector Relationships[M].Armonk.NY:M.E.Sharpe,1993:123.

 

 

 

作者: 张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