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胡象明教授和詹承豫教授参加“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并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22-04-08 】


2022年4月2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会议总结四个部分。包括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州大学、武汉大学等20所高校应急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共同围绕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此外,国内外高校的诸多专家学者、应急管理领域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也参与会议。

我院胡象明教授和詹承豫教授分别以《影响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能力的十大短板》和《靠前指挥还是居中协调:基于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指挥模式研究》作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

胡象明教授对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指出要进一步弥补短板,破除木桶效应。认为影响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能力的十大短板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硬件方面包括预警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城市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软件方面包括地方政府在观念上重发展轻安全、城市应急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并指出要进一步弥补短板,破除木桶效应,具体包括第一要遵循规律,抓住主要矛盾。第二要对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能力进行评估,因地制宜完善工作。第三,硬件方面要实现基础设施、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软件方面要做好体制机制改革和人的素质提升。

詹承豫教授对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指挥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构建了“损害类型—确定程度”应急指挥模式二维矩阵图。通过对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急指挥的时空回溯,深刻剖析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对中应急指挥过程,指出存在时间滞后、空间单点、党政配合不协调等问题,并从应急指挥者的个人领导风格和决策偏好、应急指挥知识局限、不同风险情景的应急指挥模式等分析了具体原因。最后,基于当前应急指挥实践问题,结合对应急指挥应当靠前指挥还是居中协调的理论思考,构建了“损害类型—确定程度”应急指挥模式的二维矩阵,为重大灾害情景下应急指挥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的高校之一,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在科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其中胡象明教授和詹承豫教授受邀参加国务院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多次前往郑州重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参与撰写评估报告,并收到应急管理部感谢信。未来北航应急管理学科将继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 编辑/朱婧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