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术交流沙龙(第五期)在我院召开

【 发布日期:2025-05-06 】

2025年4月25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业委员会(筹)联合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术交流沙龙(第五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302智慧课堂顺利召开。本期沙龙以“新兴技术发展与治理”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以及北航的8位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平台监管、开源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新兴技术治理与创新生态建设贡献智慧。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梁正教授受邀担任点评嘉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籍斌,我院院长蔡劲松教授、党委书记王琪全出席沙龙。来自校内外的四十余位师生到场参会。本期沙龙召集人为我院助理教授、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吴培熠。

在致辞环节,蔡劲松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正重塑社会生产生活图景,但其带来的伦理风险、治理挑战与制度重构也亟待学界与业界共同破解。本期沙龙所探讨的新兴技术治理既是对全球技术变革浪潮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命题的深刻探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籍斌介绍了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并对本期沙龙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青年学者需要应立足中国实践,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随后,八位青年学者依次发表专题报告。在上半场,哈尔滨理工大学李庆雪副教授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生产力的多维影响,指出动态能力与人力资本在技术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精武副教授从法学视角剖析AI治理的路径争议,提出需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管控;中国科学院大学孙茜副教授基于医疗场景研究,强调人机交互对医生决策自主权的赋能价值;清华大学魏钰明助理研究员则通过多重方法论,解析大模型价值倾向性研究的科学路径。

在下半场报告中,北航吴培熠助理教授以“数据-场景”多案例为切入点,提出政务大模型敏捷治理的动态适配框架;四川大学游玎怡副研究员通过实证研究,揭示资助机制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差异化影响,呼吁优化政府与市场协同模式;同济大学周迪副研究员聚焦AI时代数字监管,指出反垄断政策需兼顾效率与创业生态保护;北航王哲助理教授以DeepSeek开源实践为例,阐释开源创新对技术治理格局的颠覆性价值,倡导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协同的新型公地生态。



在点评和总结环节,胡志坚研究员和梁正教授分别对上、下两场报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并从面向现实需求、凝练科学问题、方法论与研究设计等共性问题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王琪全书记对沙龙进行会议总结,他高度评价了青年学者所做的报告,对两位专家的点评表示感谢,期待未来有更多跨界对话共同推动技术向善发展。

本期青托沙龙以“新兴技术发展与治理”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平台监管、开源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新兴技术治理与创新生态建设贡献智慧。我院将协同全国学会,依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进一步聚焦新兴技术治理,持续凝聚青年智慧,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


编辑:张恒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