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论坛讲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克庆研究员受邀做学术报告: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 发布日期:2025-11-06 】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研究部主任韩克庆做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人文公管学院人文讲堂围绕“中国社会保障公平性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做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会由我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贾洪波教授主持,全校本硕博学生参加。

韩克庆研究员以“社会保障公平性”为核心,从问题提出、测量维度、总体状况、效果评估、结论与讨论五个方面层层递进展开讲座。他首先指出,社会保障公平性是民生保障的核心方向,却长期面临“测量难”的问题——无论是国内学界、政策界,还是国际社会保障领域,均未形成统一认可的测量工具与标准。他强调“公平与效率”、“公平与平等”的界定争议,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分层的深层关联,并以“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为例进行了分析。

随后,韩克庆研究员梳理国内学界研究,重点介绍“底线公平”理论与“横向与纵向公平”观点,创新性构建社会保障公平性测量框架,将其拆解为“保证原则(基本权利)”“事前原则(机会平等)”“事后原则(按贡献分配)”“调剂原则(再分配)”四个维度。他选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三项核心制度,结合2018-2022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韩克庆研究员进一步指出,未来社保制度优化需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推进顶层设计,探索全民统一的基础养老金与基本医疗制度,平衡保险与福利属性;二是加速城乡融合,依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与社保待遇差距;三是探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保制度对低保等救助体系的替代与补充可能。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围绕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践难点与研究方向踊跃提问。有学生聚焦职工医疗保障公平性,提出门诊统筹政策调整背景下,职工群体内部“正义缺口”的测量难题,韩克庆研究员建议沿用四维框架设计细分指标,结合实地调研开展跨学科研究。另有学生关注人工智能对社保制度的冲击,询问灵活就业人员保障问题,韩克庆研究员分享新就业形态社保调研成果,指出国家正通过弹性缴费等政策扩大覆盖,并提出需重构适应AI时代的社会保护思路。此外,还有学生探讨城乡二元结构破除与社保公平的动态关系,韩克庆研究员提出构建动态分析模型、突破传统范式两条研究路径。

报告尾声,主持人对韩克庆研究员的演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构建的公平性测量框架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为社保领域研究提供了新工具与新视角。此次讲座深化了听众对社会保障公平性的理解,互动环节的交流更拓展了学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