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视野 > 正文

我院詹承豫教授在《法制日报》上发表文章

【 发布日期:2020-12-10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

需要跨学科综合性理论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但当前关于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的理论模型相对缺乏,很难满足实践发展需求,因此,构建涵盖多学科理论前沿的理论指导模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理论支撑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新挑战需要在更高层面统筹发展与安全

  首先,“发展”内涵的深化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以经济发展为重心,转向以经济、科技、环境、健康、安全等多种内涵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对安全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增强,不安全状态导致重大损失乃至发展停滞的可能也在增加。
  其次,“安全”内涵的延展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新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增多,诸多矛盾相互叠加,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另外各类风险因素本身相互交织叠加,造成危害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形式日益复杂,同时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对安全保障要求上升到更高层面,安全内涵和人们对安全需求同时发生深刻变化,这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要运用系统思维,打破学科边界,统筹分析新时代安全内涵及其演变规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有效的跨学科系统分析工具。
  最后,新时代的“发展与安全”需要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统筹。没有安全和稳定,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保障,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就没有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根本依托,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更高水平安全提供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相互渗透,发展与安全的影响与联系日益加深,为此将最新的发展成果运用到国家安全建设中,让发展与安全两者之间更加同步和协调,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知识创新和工具创新,实现在更高层面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需要理论融合创新

  首先,跨学科理论创新可以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提供理论解释模型。“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超越了狭义上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平安建设,涵盖了全周期动态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全类型风险治理的“大平安”理念。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将各环节作为完整链条,加强系统治理、全程治理,构建起环环相扣、系统有序、运转高效的有机治理闭环。传统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理论解释往往局限于学科界限,无法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难以涵盖实践进展前沿,需要理论创新将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有机融合。
  其次,跨学科理论创新可以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实践提供方向指引。我国的平安中国建设经过2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理论成果,但相较于我国平安建设实践而言,理论发展仍相对滞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实践总是在不断前进与发展,当前各个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已深刻地改变了平安中国建设的治理模式,这种涵盖技术、管理、法制、机制的综合创新实践,单一学科难以有效提炼并升华,需要多学科理论创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实践指明方向。
  最后,跨学科理论创新可以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过程提供治理工具。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治理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保障,新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科学和海洋、空间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已深刻融入从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准备、风险决策、风险沟通到应急管理和危机学习的全过程,并通过技术创新、工具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了平安中国建设的治理模式创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我们提供了综合运用跨学科技术创新来推动平安中国建设实践,在防控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稳步恢复的现实经验,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需要将跨学科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制度完善和运行机制等有机融合起来,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过程提供有效的治理工具。
  

三、多层次多角度切实推动平安中国建设的能力提升

  未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能力提升。
  一方面,以“一个根本、两个统筹、三维框架、四个全面、五大体系”为支撑促进能力建设。一个根本是指建设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根本目标;两个统筹是指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三维框架是指以技术创新、制度完善、能力提升三个维度为分析框架;四个全面是指需要贯彻全周期动态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全类型风险治理的基本理念;五大体系是指组织领导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基层治理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包括: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以构建系统科学的法律、法规、政策为目标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以推动技术、管理、机制相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提升基层基础治理能力为重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复合型专业化分类人才培育为抓手的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另一方面,以完善“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评价指标体系为抓手推动能力提升。在原有平安中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完善以五纵两横为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五纵是指标纵向上包含风险监测、风险准备、风险沟通、应急处置、危机学习五个阶段,两横是指标横向上包含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类状态。一个全面科学客观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评估的前提,也可以为建设实践指明方向,充分发挥评估指标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建设实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宏观的顶层设计理念进一步科学量化和细化为评价目标,将原则转化为可操作标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为建设实践明确方向。同时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托,以示范创建为抓手,把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


(本文摘自《法制日报》网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01209/Page01TB.htm)


                                      (朱婧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