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视野 > 正文

我院教授赵世奎在《人民政协报》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 发布日期:2024-07-09 】

产学研融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学研结合开始进入我国的政策视野,但从实践而言则更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从政策发展来看,产学研融合是指产业、教育和科研的融合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在宏观上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在微观上包括一切营利性的组织,而不能简单把产业“窄化”为制造业与工厂。

由于高校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职能,产学研融合与产教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较为接近的内涵。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协同创新。一般而言,知识创新和知识成果的产业化是两个相对分离的创新过程,如果通过跨组织的协同与整合,就有可能使两个过程紧密联系,从而加快创新进程;二是协同育人。即产业、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依托企业资源开展实习实训、参与实际项目,从而弥补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而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来看,新文科发展一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二要打破组织界限,促进跨组织的深度融合;三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膜,推动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应用。

显然,产学研融合创造的情景、依托的项目、建立的联系、面向的问题能够有效加强新文科建设所强调的各种“融合”。

但基于实践反思,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脱节,出现明显的结构性供需错配、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生产力提高的瓶颈主要从设备、资金、技术等“硬”资源,逐渐转变到管理水平、前瞻预测、人员培训等“软”约束,亟待人文社会科学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理论创新。

除此之外,人文社会科学的产学研融合还面临多种挑战。一是观念的限制。虽然产学研融合是高等教育具有普遍性的理念,但由于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攻关主要应用于理工科,实践中的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也多见于第二产业的大型国企与高校的合作,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参与者,都对人文社科方面的产学研融合比较忽视,甚至认为产学研融合是理工科的专有概念。二是合作意愿不足。由于学科属性、产业特性、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更习惯于个体性、书斋式研究,对于经济收益等方面也更为保守,导致高校走出去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足。三是协同难度较高。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企业与组织规模更小,分布更为分散,这增加了产学研合作的难度。同时,这种产业特性也使得人文社会学科的协同育人更具个性化特征,进一步增加了协同难度。

基于此,笔者认为若想做深做实新文科产学研融合,关键在于“协同”“共赢”“整合”三环节。

首先,行业企业要与高校建立密切的、整体性的协同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文科研究要走出书斋,立足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行业企业则要适当摒弃短期利益,立足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和支持探索攻关视角培养人才。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则要更好地发挥管理和中介职能,创造高校与行业协同合作的机会。高校则要立足产学研融合理念开展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实践。同时,要探索形成互利共赢、各取所需的合作机制,并保障各组织间的高度整合。当前的产学研合作,更多地依赖于组织间的协议,培养成本和收益分配缺乏合理的机制,产业界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数量多、设置分散的特点,导致政策层面的推动更为乏力,相关行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协同培养成本也更为敏感。且高校以提供课程学习、理论教学为主,企业以提供实践平台为主,这种传统的“各管一段”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还必须通过跨组织、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体制,建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最后,完善产学研融合培养体系,推动新文科建设还有赖于高校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要建立健全育人、科研、应用相结合的分类评价体系,适当加大就业质量在人才培养效果中的权重,并完善社会参与办学与协同创新的多元保障机制。

[作者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吴彬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管理学博士。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研究”(72134001)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年07月02日 第 10 版)

编辑 | 高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