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慈善与社会创新研究中心、公益慈善学园等单位承办的第六届社会创业青年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一楼人文讲堂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13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慈善与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健教授主持。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在致辞中指出,社会企业在中国虽为新兴话题,但发展活力与潜力强劲。国际上社会企业发展不平衡,英美等发达国家数量众多,而我国虽刚起步,却已在多地呈现积极态势。社会企业作为新型组织形态,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他希望专家学者精准定位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关键点,深耕社区物业服务领域。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该领域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致辞
北京市社会建设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宋贵伦教授在致辞中提出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应坚持五个导向:问题导向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生活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短板,迫切需要加快补齐短板;需求导向下,随着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服务业的需求日益迫切,家政、物业、养老等领域的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尚未达到标准,以及社区购买服务政策的实施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创新导向要求推动社会企业理论、实践及体制创新,如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改革;目标导向则是实现中国式社会企业现代化;效能导向下,社会企业应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商业利益与公益事业的关系,提升管理水平以增强人民幸福感。
北京市社会建设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宋贵伦教授致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对论坛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及各方支持表示感谢,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会。他指出北航举办的第六届社会创业青年论坛通过构建紧密的社会创业学术网络,促进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意义。他表示,北航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推进多学科综合建设。人文公管学院作为学校精品文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模式。此外,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慈善与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希望能够持续得到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和指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致辞
嘉宾致辞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国胜教授首先做了《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我国社会企业在弘扬公共价值和坚持社会使命、服务弱势群体、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教育与社区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当前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与激励。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行,社会组织募款困难的时期,社会企业在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物业、养老等等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社会的活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袁瑞军副教授以《社会影响力测评:可测之困?》为题进行了分享。她的分享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影响力测评时代业已来临,理念、指标、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均有体现,如各国相关政策及全球影响力投资情况,但面临“测不准” 的现实挑战,如“社会初心”和“社会影响”的不可测性。二是在测量路径上,企业社会责任测量中GRI标准面临社会价值定义难统一;B-corp认证理念和指标不断调整;SROI评估过程复杂、成本高等难题。三是社会影响力测评本土化发展战略。中国已有社会企业认证等本土化实践,如财政部对国际ESG标准提出方针。社会影响力测评乃大势所趋,在追求社会影响力测评过程中保持警醒,思考“人类理性的限度”,避免教条与僵化,做到合理测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袁瑞军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建英副教授围绕《从个案调研看中国社会企业双目标的管理实践》进行分享。她指出,人大商学院自2017年起致力于社会企业教学案例开发、教学及社会企业家精神倡导。目前已出版三本相关案例集,其主题分别是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与实践、混合目标的挑战与管理。紧接着,王教授从学术研究角度,分享了案例企业的理论关注点,如创业过程模型、创业者特质、企业战略要素多元化战略等等。最后,她从控股类型、机构协同、内部张力、利益相关者沟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混合目标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建英副教授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汪忠教授围绕《面向未来社会创业教育项目的设计机理与验证》进行主旨发言。他抛出四个与个人紧密相关的问题,即是否热爱家乡?是否希望家乡变得更美好?从哪个爆点出发来推动家乡发展?家乡有哪些文化名人?这一话题旨在唤起大家对家乡建设的关注,引发关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具体切入点的思考。他希望通过此次分享吸引志同道合者,共同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背景下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实现美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汪忠教授
在主旨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了平行分论坛环节。分论坛一“中国社会创业模式与经验探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涂晓芳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宋程成、山东大学张心舒、浙江工商大学胡君锴、深圳大学罗文恩,分别讨论了社会创业退出动因的组态分析、社会企业价值溢出的作用机制、社会企业组织混合性动态管理的双案例研究、社会企业合法性构建何以失败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潘鹏副主编和华东政法大学章高荣副教授分别从论文规范和学术规范角度给予精彩点评。
分论坛一“中国社会创业模式与经验探索”
分论坛二“社会企业与乡村振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钟爽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张佳宜、湖南大学黎心慧、华南师范大学周亚云分别讨论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返乡创业企业资源行动策略研究、返乡创业者自我效能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社会企业助推乡村女性创业的粤北样本等问题。《社会政策研究》安超副主编和浙江工商大学葛笑春副教授对论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分论坛二“社会企业与乡村振兴”
分论坛三“传统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刘亚娜教授主持,山东工商学院武幺、山东工商学院韩爱玲、上海政法学院吴敏涛分别讨论了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社会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探索性路径研究、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创业活跃度驱动路径研究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王祎编辑和深圳大学罗文恩副教授分别从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设计及规范性角度给予点评。
分论坛三“传统组织转型社会企业”
分论坛四“社会企业与社区经济”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贾洪波教授主持,吉林大学杜德安、中国农业大学刘振奋和华东政法大学章高荣分别讨论了物业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实践策略、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社区社会企业的混合机制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焦建国编辑和上海财经大学宋程成副教授分别从文章架构、分析方法和案例选择等维度予以指导。
分论坛四“社会企业与社区经济”
分论坛五“社会企业与社会政策”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孙锦露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李薇、广东药科大学黄英、浙江大学袁彦鹏、中山大学苏芮分别讨论了党建引领下社会企业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机制、社会企业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制度逻辑思考、社会企业政策遵从何以影响其组织绩效、社会企业家如何行动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辑部兰鹏主任和山东大学刘振副教授分别就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展开点评。
分论坛五“社会企业与社会政策”
分论坛六“社会企业影响力评估”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李亚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杨心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诗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馨月、浙江工商大学曾慧婷分别讨论了动态能力介导的社交媒体参与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社会企业对制造业ESG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创业意向的影响、跨界网络联结度对社企社会影响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焦建国编辑和湖南大学汪忠教授分别从文章架构、概念厘定和指标建构等维度予以精彩点评。
分论坛六“社会企业影响力评估”
分论坛七“社会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李健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倩桦、广西财经学院陈青姣、北京工业大学关珊珊、华东师范大学王利君分别讨论了基于组态视角与集合论中介的社会企业使命稳健多元复杂路径及其过程研究;社会企业战略行动、制度逻辑与二元关系;组织印记、制度逻辑与社会企业绩效研究;社会企业使命紧张及其应对框架等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辑部兰鹏主任和深圳大学罗文恩副教授就问题意识、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展开点评。
分论坛七“社会企业与可持续发展”
分论坛八“社会企业与城乡治理现代化”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杨磊副教授主持,来自于中央民族大学孙梦婷、山东大学孙凤、中央民族大学徐彩云分别讨论了社会企业参与乡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践逻辑、社会企业政策遵从何以影响其组织绩效、社会企业参与民族地区包容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等问题。《社会政策研究》编辑部李明锋副主任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文通副教授分别从引言思路、分析方法、案例选择和政策建议等维度予以宝贵建议。
分论坛八“社会企业与城乡治理现代化”
闭幕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三楼智慧教室召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慈善与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健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刘振等人的《固化还是熵减?社会企业价值溢出的作用机制:最优区分于资源行动视角的探索性研究》、浙江大学袁彦鹏等人的《社会企业政策遵从何以影响其组织绩效—基于组织合法性的多案例研究》、浙江工商大学葛笑春等人的《跨界网络联结度对社企社会影响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徐彩云等人的《社会企业参与民族地区包容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获评最佳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郗卫东主编和《社会政策研究》安超副主编为论坛最佳论文颁奖。
论坛公布了社会企业实践获奖名单(2024)并向第七届社会创业青年论坛主办方进行了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