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视野 > 正文

李亚教授《协商式政策分析》新书分享会举行

【 发布日期:2022-10-14 】

我院李亚教授的新著《协商式政策分析》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0月12日下午,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智慧课堂)组织了一场《协商式政策分析》新书分享会。分享会由我院陈文博副院长主持,蔡劲松院长出席,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玲教授、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昌武教授作为点评嘉宾,校内外专家学者、学生两百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分享会。


分享会伊始,陈文博副院长介绍了李亚教授多年来在后实证主义政策分析领域的系列工作以及本书对于政策科学研究和政策分析的推动与贡献。

陈文博副院长主持

随后,李亚教授就新书内容做了分享和介绍。利益多元背景下,决策者面临更复杂的政策争议,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公平性与可接受性尤显重要,传统政策分析更多地强调政策的科学性,但在政策争议的场景下就失去了科学或优化的方向。协商式政策分析(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DPA)正是应对此挑战的一种方案。李老师首先从研究起源、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介绍了DPA的基本理念和框架,强调了它在理论内涵和操作化方面相对于早期版本的显著提升,随后以亲身设计、指导和参与的北京胡同更新和欧盟Volt Europa两项实践为例,讲述DPA的应用探索和成效,以及国内外的不同需求和应用特点。此外,他也讨论了在协商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将协商式角色模拟作为替代方案来扩展DPA的应用场域。

李亚教授还分享了他在政策分析教育方面的探索。十余年来,李老师致力于将协商式政策分析嵌入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教学体系中,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MPA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公共管理与政策模拟》《协商式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前沿》《公共冲突治理》等四门特色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李亚教授分享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玲教授从哲学立场、实践导向两个方面肯定了本书的独特性。她认为本书将价值判断带回了公共政策分析,并将其落在政策分析实践中,在国内外均具有首创性。陈老师指出,它打破了实证主义政策分析下利益确定的预设,有助于形成新的价值与利益偏好,此外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协商过程、搭建平台以及开展运用,如此鲜明的实践导向对于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很有帮助。陈老师也探讨了DPA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将DPA应用于多场域、多层级协商互动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应对利益相关者缺位的政策争议,如何应对损益未知的争议等问题。

陈玲教授点评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昌武教授将《协商式政策分析》一书与许立一的《慎思熟虑的民主行政》一书对比,围绕“如何产生一个好的公共政策”展开点评。颜老师指出,当下许多理论研究更多关注理论设计、愿景和战略,缺乏行动的落实,本书的显著价值在于超越单纯的批判,化愿景为行动。颜老师也就传统政策分析与DPA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中的许多论争、“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等与本书讨论有诸多相通之处,并就中国场景下政府与公众对话的公平性提出见解,对DPA应用场域的进一步丰富和突破提出了建议。

颜昌武教授点评

李亚教授回应了两位老师的点评,就如何结合这些建议开展后续研究进行了补充说明。随后,李亚教授就线下和线上参会者就新书内容的提问一一回应,我院任丙强、涂晓芳等教授也进行了简要点评和提问。

分享会的最后,蔡劲松院长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蔡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和个人向李亚教授致贺,肯定了李老师在公共管理研究理论探索和本土化方面做出的重要成果;对陈玲、颜昌武两位教授的精心参与、精彩点评、宝贵意见和线上线下不同学科老师、学生的积极参与表以谢意。最后,蔡院长也指出,《协商式政策分析》可视为公共管理学院建院20周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25周年、北航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他鼓励学院师生积极关注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将自身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同国家新的战略部署相结合,积极开展理论学习、研究与探索,共同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蔡劲松院长总结发言


(王欢 文/魏以成 图)